引导,让我获得了打开新世界的钥匙

谢晏2020-08-31

(本文经受访者同意分享其引导学习的经历和心得体会)

Laura老师和Shawn老师时常关心同学们在工作、生活中应用引导技术的状况,並且时常发现同学们在引导力课程结束后,能够迅速地将引导学以致用並获得卓越的成效。除了在引导力课程中的教学以外,两位老师也希望通过采访,把同学们从实践中积累的引导经验分享给更多人。

5月20日的午后,Laura与谢晏进行远程通话,视频中的她穿着白色衬衫,愉快从容地分享了最近两年的学习与实践经历。让我们一同看看谢晏是如何发现了这把打开新世界的钥匙。

作者简介

谢晏:Open Quest (OQ) 开放智慧引导力课程学员,某大型科技企业HRBP,2018年至2019年完成引导力三阶课程学习,幷在组织发展、人才发展、团队建设等领域进行引导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1走进引导

谢晏初次应用引导技术是在2016年,当时她任职的公司正在进行价值观重塑,每个HRBP需要在自己所负责的业务单元组织价值观的讨论。在此之前,谢晏没有组织过任何团体研讨,但因为阅读过《引导:团队群策群力的实践指南》这本书,她很快参考书中的方法设计了研讨流程。但价值观讨论最大的难点,在于它是一个软性的东西,而不像一件事、一个问题可以明确具象的目标,因此谢晏担心自己的转化应用过于僵化,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于是,她找了一位做咨询的前辈请教,这位前辈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助,给到了非常实用的指导和建议。在两周内,谢晏把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通过不断优化流程,组织了六场价值观研讨,每一场都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效。参与者在活动结束后,坦诚分享自己的感受:“本来以为是自上而下的宣贯活动,所以虽然来参加但内心是拒绝的,但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形式,很惊艳!不仅能够敞开心扉,而且感觉彼此的心更近了,对公司文化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同。“ 这一系列研讨结束后,为了让大家共创的成果在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还诞生了两个文化活动,并延续至今。这次快速的学习与实践激发了谢晏对引导技术的热情。她意识到引导技术如果运用得当,就可以发挥很大作用,同时也萌生了精进自身引导能力的想法。

时间走到2018年,随着HRBP工作的不断深入,谢晏越发地感觉到学习专业引导技术的迫切性。她谦虚地说:“虽然有过成功实践,但我还是没有办法组织一场智慧激荡的群策群力研讨,特别是在业务问题的讨论方面。我很清楚自己的引导能力需要通过专业化学习才能提升,所以开始搜寻专业课程。”这时候,她发现市场上的引导课程特别少,通过与同行和朋友交流,大家一致推荐开放智慧的引导力课程。当时最打动她的是来自OQ的老学员梅子的推荐:“开放智慧的老师传授的是道,不是术。如果要学习专业引导,尤其是修炼引导精神,这里可以学到最正宗的!“谈到这里,谢晏笑着说:“特别感谢当时每位朋友的推荐,让自己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2引导学习实践之旅

开放智慧的引导力课程分为三阶段。每一阶毕业后才能开始下一阶的学习,且每一位学员都需要严格遵守这个规则。谢晏在完整地学习了三阶课程后,发现这样的设计非常有道理,能够循序渐进夯实引导力的基本功。在访谈中,她与我们分享了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实践收获。


挖掘内在智慧,促进行动转化

谢晏在学习引导力一阶课程时感触最深的是“引导可以让思考变得简单、让想法到行动的过程更顺畅“。带着这个收获,她将引导技术与培训相结合,对多门技能类课程进行了大胆革新。当时培训的痛点是:无论课程多么精彩、多么符合学员的实际需求,却还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学以致用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出。她将最基础的ORID工具融入了学习场景,以学员为中心设计出工作坊式的培训课程。在课程中她运用丰富的参与形式,通过有力地提问激发学员获取知识的兴趣、结合实际工作场景产生联想、交流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探讨可能遇到的问题,最终形成未来实践的行动计划。在这样的场域中,谢晏不再以讲师身份出现,而是以引导者的身份与学员共创,并且在教与学充分融合中激荡出了比课程知识更多的智慧。学员在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到收获的喜悦,每个环节的新知识都能被充分理解和吸收,并转化为未来的行动。引导式培训的创新之所以成功,不仅在于学员在培训现场热情非常高,更在于在培训结束后真的达到了将学习快速转化为行动的预期效果。

 

激发团队智慧,共同探索未知

引导力二阶的主题是“凝聚团队共识与决策“,这是谢晏最希望达到的会议引导状态。在二阶的学习中,最让她惊叹的在于每一个细小工具的使用都有很大的学问。比如大家熟悉的头脑风暴,在卡片撰写、分组规则、群组命名等基础操作中,其实都有考究的专业技术,而对于技术能否准确拿捏,将直接影响到成果产出的价值。谢晏在课程结束后,并没有马上将团队共创的方法应用到业务场景中,她深知这套方法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打磨自己的能力,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达到群策群力的效果。于是,她先在自己的团队中进行了尝试。那时正值校园招聘工作结束,她没有像往常一样组织复盘会议,而是设计了将近两天的工作坊。这场工作坊被谢晏描述为”笨拙的过程获得了惊喜的成果“。“笨拙”是因为她每个环节都如履薄冰,“惊喜“是因为团队在共创中不仅凝结了大家的智慧,还凝聚出更鲜明的团队精神。通过这次实践,她加深了对引导细节准确度的感知,更加清晰了引导精神与引导方法是如何相辅相成的,同时发现一场好的工作坊不仅可以解决问题、探索未知,还能建设文化氛围。这次实践奠定了谢晏在组织内开展工作坊的信心,后来她通过引导的方式组织了不同专题的共创研讨,都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效。每次研讨结束后参与者分享感受的时候总会谈到:“从无到有的共创过程让我们发现团队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研讨过程也是提高个人思考能力的过程,当个体的智慧被激发、团队的智慧被凝聚,产出的成果令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释放组织潜能,驱动组织变革

在学习三阶课程之前,谢晏还没有完整参与过组织变革的项目。对于“支持团队与组织的改变“的主题,她感到既陌生又兴奋,同时也感觉通过引导引领变革颇具挑战,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像前两次学习那样快速掌握、学以致用。令她开心的是,三阶的教学方式很独特,能让学员完整地体验引导技术在组织变革中是如何应用的。这三天的学习,她用”酣畅“来形容,尤其是感受到能量的流动与转化,至今让她记忆犹新。回到企业中,谢晏先在自己团队进行了年度策略规划工作坊,她用极简的方式在洽谈间构建了研讨场域,分别带领三个职能小组进行了年度策略规划。每个小组3-4名成员,在谢晏的引领下大家共创愿景、盘点现状、分析障碍、畅想对策,最终找到了从A点到B点的有效路径,形成了富有建设性的年度工作规划。“这是团队组建以来,第一次用一天的时间深度思考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现在在哪里,我们如何达彼岸。“ 谢晏回忆道:” 每场研讨都能感受到智慧凝聚起来转化为了行动的力量。“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谢晏通过快速实践积累的引导经验,在之后的组织变革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19年春天,她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完成了7场战略研讨工作坊,旨在引导业务团队在变革背景下突破固有思维、探索行动路径、增进变革信心。回想当时主持工作坊的场景,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参与者在一天之中的变化:”早上刚开始的时候,场域的气息是松散的,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大家谈到年度目标时候,也纷纷表示信心不足。在一系列的研讨过程中,能够感到场域的能量慢慢发生变化。晚上结束的时候,大家并没有因为疲惫显出倦容,反而士气高涨、信心倍增,整个团队凝聚在一起。同一个空间,同一个团队,能量被释放和凝聚的过程,是引导在其中发挥着隐形的作用。“这些变化,让谢晏看到组织的潜能是可以被激发和释放的,引导可以作为HRBP助力组织变革的有效工具。

回顾三阶段的引导力课程,谢晏用三个“惊“总结了自己的学习体验:“第一个惊,是惊喜。第一阶课程让我对引导带来的丰富、惊喜感觉非常强烈,每一场工作坊都能迎来意想不到的彩蛋。第二个惊,是惊叹。第二阶课程让我看到了思想是如何从无到有的,每张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卡片只要运用得当都能转化为大智慧,令人惊叹。第三个惊,是惊艳。第三阶课程最令我触动的是将整个组织的能量汇聚起来完成一个伟大的事业,团队智慧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能量转化的过程让我感到很惊艶。”

 

3引导带来的惊喜与改变

谈到引导带的惊喜与改变,谢晏感触最深的是“你所做的一切源自你的思维模式“,这不仅帮助她和团队突破了成长瓶颈,也让她深刻地认识到——自我觉察是一切改变的开始。

在2019年初,谢晏在团队内部发起了名为“蓝天计划”的成长项目,寓意为让每个成员都像斑头雁一样振翅高飞,整个团队像一队大雁一样齐心协力。当 她被问到为什么以大雁为意象的时候,谢晏娓娓道来:“当时团队成员的能力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大家的成长意愿强烈,但在工作中对我的依赖性很强,以至于在责任担当、独立判断、快速行动方面没有呈现有效的行为,不仅束缚了专业成长,而且浪费了很多时间在无效沟通和修正错误上。为此,我尝试了很多方法,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但当从心智模式的视角去观察的时候,我有了新的发现。虽然自己倾注了很多心血,但建设团队的过程更像是孵化的方式,而不是引领的方式;团队成员虽然成长意愿很强,但对自己的行为状态浑然不知,没有能够充分调动自身力量取得突破。于是,我树立了一个成长愿景:我们要从一只大雁带着一群小雏雁的状态,走向一队大雁飞向蓝天的状态。”

令人惊喜的是,原计划一年的成长项目,每个季度的目标总能提前实现,到了2019年秋天,团队已经成为一支具有自驱力和战斗力的队伍,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独当一面。每当回顾起这个项目,团队成员都会谈到“飞翔游戏”对自己思维转变的影响,那是蓝天计划启动时谢晏设计的一个体验游戏,她让每个人把自己想象成斑头雁,模拟自己在工作中的样子飞翔,通过身体的感觉觉察自己在工作中的心智状态。谢晏笑着说:“ 那场游戏特别真实,我虽然具备飞翔能力,却被大家东拉西扯飞不起来,其他人有乱飞的,也有飞不起来的,还有飞一段就掉下去的。这的确是大家工作欠佳时的状态,在分享感受的时候,每个人都联系工作进行了反思,迫切希望改变这种局面。” 在游戏的第二个环节,谢晏请大家想象一年后的自己,再次飞向蓝天。这一次,每个人都翱翔在天空中,团队在飞翔中摆出了人字型。游戏结束后,大家分享两次飞翔的感受,每个人都萌生了共同的渴望——突破自我,成为自主、独立、有力量的“斑头雁“。随后,谢晏根据大家的共创成果设计出了“起飞-振翅-翱翔-迁徙“四个阶段的蓝天计划。正是在那一刻,她感受到了心智模式的力量——当自我觉察发生的时候,由内而外的改变随之而来。而且,这种改变源于自驱力,而不是外界的期望或要求,所以改变后的行为会稳定而持久。

 

4给学习引导新同学的话

第一,初心。谢晏觉得自己之所以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有所收获,是因为很清楚自己学习的初衷是什么,所以每次学习之后都能找到应用场景快速实践起来。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引导的理解。因此,她建议大家进入正式学习之前,找到自己学习引导的初心,了解到底引导可以怎么帮助到自己,这样有助于把所学和应用联系起来,也能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第二,多用。“越用越知道引导如何发挥作用“,这是谢晏在实践中相当重要的体会之一,她提到:“引导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只有亲身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引导工具是如何发挥价值的。”谢晏对于引导的实践不限于正式的工作坊,因为工作坊的需求是有限的,而工作生活中实践的场景是无限的。比如,她会在与员工对话时运用ORID启发,年度工作规划时运用PSP(Participatory Strategic Planning,参与式策略规划)流程梳理自己的目标计划,团队内训时运用头脑风暴团队共创等等。引导可以让思考变得更容易,通过不断的实践,可以让这座思考之桥变得越来越牢靠。

第三,复盘。谢晏从第一次做引导开始,就会做详细的复盘,这对于提高自己对工具应用的准确性很有帮助。在此,谢晏还特别强调每次课程完成作业的的重要性。每次课程作业提交后,谢晏都会收到Shawn老师非常详尽的反馈,这让她发现初学者与大师级引导者的巨大差异,因为有些问题在自己复盘时容易忽略,而老师却可以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引导功力的高低在于是否能够对工具准确地把握和应用,持续复盘并与老师交流是打磨自己引导力的有效方法。

 

5找寻引导对你的意义

在第一次引导课程上,老师们会邀请同学们选一个玩具描述引导对于自己来说是什么。谢晏虽然已经忘了当初她选了什么玩具,但是她清楚地记得当时想表达的意思是引导是一个能把思路从不清晰到清晰,从未知到已知的工具。如果现在再问一次,引导对于她而言像什么?她心中听到的声音是引导是一把钥匙,一把总开启个人及团队智慧、找到抵达彼岸路径、能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她感觉拥有了这把钥匙,可以坚定而自信地面对挑战、探索难题。

回顾一路走来的历程,谢晏发现学习引导不仅为她的团队、客户带来改变,也让她的精神更丰满、状态更轻松从容、心态更加平和。她觉得这些是引导给的礼物,让她能够成就更好的自己!

Scroll to Top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