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OQ迷你绿洲同学会北京场分享:引导者惊魂夜
2018 OQ迷你绿洲同学会北京场分享
引导者惊魂夜
分享者:Laura
- 2018 OQ迷你绿洲同学会北京场,于7月30日晚19:00-22:00在北京798艺术区机遇空间成功举办,共有11位同学参加此次同学会。
- 此次同学会的分享者是OQ资深引导师:许逸臻,Laura Hsu,CPF/CToPF,与大家分享引导路上的惊魂故事!
丰盛的晚餐
- 事先为大家准备了丰盛的自助晚餐
Check-In小活动
- 大家彼此分享生活中、工作中非常害怕的一件事
分享资深引导师的惊魂故事
- Laura采访了国际资深引导师Theresa Ratnam Thong,并录制成视频
- Theresa是亚洲区引导社群的先驱,IAF CPF评审,曾任IAF亚洲区Director、IAF国际副主席
分组讨论
- 如果你是Theresa你恐惧的是什么?你该怎么做?
反思
- 还记得哪些Theresa说过的句子?你觉得她让你敬佩的是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深度汇谈
- 分享彼此的惊魂故事
今晚带走的是什么
- 引导者应该保证对团队的基本的尊重,而不是因为自己想去引导而做引导。
- 敢于面对自己的恐惧,把恐惧讲出来,直面恐惧。
- 问自己为什么从事引导,这个答案很重要。不再care自己的感受,主角是他们,他们不让我今天引导,那他们就自己玩。更加坚信Theresa老前辈给了这么好的机制。
- 看到Theresa那种感觉,感到特别温暖,那种平等、公平的价值观,特别爱那种感觉。
- 今天触动的是,跟人的连接,是否喜欢,激情的源头在哪里,这些思考很重要。
- 今天对引导的认识更丰满了,听到惊悚的故事没有逃避的意思,而是好奇、探索,今后更坚定的走下去。
- 惊恐来自不确定的东西,我们对流程越珍惜,惊恐可能越大。如果我们更尊重人、结果,而不是一定要按自己的流程来做,可能就没有什么可惊恐的了。
- Theresa那句话,引导者没有所有问题的答案,答案在团体之中,问题是引导者是否有足够的勇气信任团体。过思则惘,我们头脑里的心思意念很多都是虚妄的,只要引导者肚子里没有鬼,就能好好的引导。
- 引导回到根本关注的还是人,如果离开这一点,流程反而变成一种控制。
- Theresa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她的状态是活出来的。不要着急,要先接纳自己,才能接纳别人。
- 引导师的being是怎样的,看Theresa的故事,being真的很难,我们都是focus在doing上面,永远走不出控制。如何在being和doing之间更好的平衡。
- 发现我做的引导的项目太单一,以后会找更多的方向,可能是我内心的恐惧,觉得不熟不做。以后多做一些不同性质的。
- 很高兴看到故事的力量,引发的对话,反思自己的历程,在为什么做这件事上,Theresa给我很大启发。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