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的引导之“道”——非必要不介入的引导艺术

原创:钟琮贸Open Quest 2018-05-08 

 

 

极简的引导之“道”——非必要不介入的引导艺术 

作者 

钟琮贸:Shawn Chung,CPF/CToPF/ALC,开放智慧及上海睿问公司的共同创办人,国际引导者协会IAF认证专业引导师。 

极简的引导之 ——非必要不介入的引导艺术 

作者:钟琮贸 

 

缘起 

最近刚完成了一场深度汇谈(Dialogue)的课程。课程中有许多的时间是在帮助学员体会对话中的细微之处。与一般的引导课相比,这门课对于工具流程的教学极少。 

深度汇谈只是一个引子,我在这里想谈的是,为何会有像“深度汇谈”这般流程步骤这么少、介入也这么少的引导方法呢?但又在适合的情况下,它们给团体带来的影响又是非常巨大。它们的有效性来自于哪里? 

 

引导真的这么好做吗? 

用于引导的流程工具及方法中,若是以运用时引导者需要介入的程度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极端: 

一种是需要不断频繁地介入的,比如说团队共创法(Consensus Workshop)。由于引导者需要非常步骤性地引导参与者产出视觉化的资料与处理资料,以及尽可能优化资料的品质,所以介入十分地频繁。 

另一种是介入极少的,比如说像是深度汇谈(Dialogue)或开放空间科技(OST,Open Space Technology)。基本上引导者在建议了一些原则以及说明了进行的方式之后,就处在一个“非必要不介入”的状态之中。所以从表面上看起来,引导者接下来大部分时间好像没做什么,悠闲得很。 

为何会有介入这么少的极端?难道引导真这么好做,那何不都用这一类方法就好? 

 

“介入少的方法”用好不容易 

 

在引导中,方法的选择是一个学问。初学者常从一种方法学起,并且从学到的方法的体验作为基础,再去学其它方法。 

介入少的方法其实说它好学也对,因为它的流程步骤不多;但说它难学也是极难学,因为流程步骤不多,所以引导者不能只靠流程步骤去运用它。 

所以回到根本上来看,应用“介入少的方法”其实是时机的问题。而判断应用的时机,最要求的是经验,包括从运用引导方法中所获得的对方法的理解,以及对于团体状态的解读。这恰恰是初学者的短板,所以初学者要用好不容易。 

但这类方法有一个共通点,是对于无论什么程度的人的学习都很有帮助的,那就是学到它背后运作的道理。在引导者介入很少的情形下,它仍然有效,这表示背后有一些团体的动力在运作。引导者并不是没有在引导,而是用最小的支点,乘着这股动力,让它顺势发展。这样的作法承担着风险,但同时也代表了巨大的机会。 

风险较易理解,因为介入少的做法,发生什么意外的事儿皆有可能。那怎么说是个机会?恰恰也是因为发生什么意外的事儿皆有可能。 

要求介入多的工具方法,就像是一条道路,引导者引领团体在道上前进。但要求介入少的方法,比较像是创造一个容器,或者说是提供了一个“场”,允许各种可能性在里面发生。团体在其中能互相探询与激发,也因此有更多的突破与创意,能看见原来看不见的角度与观点。 

 

流程步骤并没有消失 

那流程步骤是否就消失了?并没有消失,它们只是不在引导者的手中,它们回到每个参与者的手中了。 

无论是深度汇谈还是开放空间科技,提供的都是一套原则。原则表达的不是具体的流程步骤,而是一些建议,建议参与者如何在这个场域中自处与互动,这就是对于运用流程的概要指导。它在告诉参与者:“你可以决定自己要做什么,但若是你愿意根据我建议的这些原则来决定你要做什么,对于我们今天要共度的这个过程会最有帮助。” 

回到具体的方法层面上看,深度汇谈是让每个人决定他要怎么进行一场对话。觉察当下,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从交流当中理解彼此,试图看到共同的意义。所以每个人决定自己要怎么听、怎么说、怎么问。有步骤的引导在这种过程中其实帮不上什么忙,因为这是关于每位参与者自己的觉察,在觉察中共舞,在对话的同时创造出流程来。 

那么开放空间科技呢?开放空间(Open Space)原来就在那里,引导者只是运用开放空间科技这个方法,来帮助参与者看到它的入口。进了开放空间,每个人就根据自己的热情与责任来决定自己要做什么。透过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个人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团体的需要。引导者无法,也没有必要,为一群对着会议主题有高度热情与责任,并且处于混沌与冲突中的人,决定他们该做什么。此刻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就是最好的流程。 

 

结语 

 

因此,在学习这些要求介入少的方法时,要多一个心眼。重点不是它的简单,而是简单背后的道理。 

多了这个心眼,你才能看到“术”背后的引导之“道”。 

 

Scroll to Top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